走路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“世界上最好的运动”,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,目前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主要锻炼方式。但随着走路运动量的不断增大,随之出现不少运动伤病,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传统走路姿态有关。这里介绍了国际上提倡的一种安全走姿(good walking form),希望有助于大家科学健身。 1. 姿态 a. 身体直立 b. 脚尖向前 c. 手指交叉,双臂向上伸到最高,手心向外,调整姿态。 d. 走路时抬头,目视正前方。 2. 中足 行走锻炼时注意中足着地(足弓三点着地)。 脚后跟着地、步伐过大,存在制动效应。 脚前掌着地会对跟腱和小腿三头肌造成过度牵拉。 3. 步频 每个人的步长大小不一,步频与步长密切相关 锻炼目标频率为140-170步/分钟。 为走的更快,应提高步频,而不是步长。 4. 倾斜 以踝关节为轴,向前倾斜,腰不能弯。 足落地在身体重心(髋关节)正下方。 利用重力产生向前运动,而不是过分依靠肌肉的力量。 5. 传统走路模式与新走姿对比 传统走姿:步伐大,脚后跟着地,姿态差。有制动效应,导致无效体力支出和常见运动损伤。 新走姿:步频快,中足着地,姿态好。走路更加经济有效,降低负荷,减少损伤风险。 来源: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 |